本文目录
朱元璋还俗后,最初投的是哪支部队长生殿的作者是谁唐朝李世民的两个算命大臣叫什么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一触即发。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拼死也要杀出一条生路。此时的一个意外事件,将大元王朝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这会是一个什么事件?
朱元璋自己求签,结果两个大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这时,他许了第三个愿,是就凶。是找凶险的事去。那就是参加义军,摇的是大吉。朱元璋一想,是支持我投军。于是下了决心。这在历史上是不是真实的。不知道。但是这个过程,是看到了。朱元璋想神化自己,有这种可能。反正,朱元璋作为和尚,离开寺庙去投军,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下了决心,要去投军了。这时天下是大乱。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反抗。这时,元相脱脱觉得黄河泛滥,淹了庄稼,没法生活,是造成混乱的原因,就主张修黄河,治水。于是派了贾鲁的尚书,主持修河的事,开始治理黄河。那得大量的民工,征集了几十万来修黄河,民工中有两种宗教,一是明教。影响极大。二是弥勒教。这也是造反的。两个宗教宗旨像,都信奉弥勒佛,要改变天正反面不公的事。在工地上,就开始流传歌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传得民工全部知道了。他们挖到一个石头人,这真的是一只眼睛。背上还有一行字,就是歌谣。于是大家都知道这事了。只要有人带头,就有人跟着了。韩山童、刘福通他们就抓住机会在民众中号召起义。这是他们事先做好的。在过去的帝王时代,哪个皇帝不宣传这些?神化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天子,上天派他来统治人民。百姓也相信。于是他们积极准备起义了。白鹿庄中,聚集了三千多人,举行了斩白马乌牛活动,聚集起来。百姓蜂拥而来。队伍迅速到了几万人。可是放松了警惕。元官府派人来镇压了。起义农民毫无准备。韩山童被杀,刘福通冲出重围,重新组织起来。于是引发了元末的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裹上红巾,以此为号,这支军队叫红巾军。揭开了元末红巾大起义的序幕。韩林儿与高福通是一支,主要在东部地区活动,他们信奉明教;西部彭莹玉率领,俗称彭和尚,他们信奉弥勒教。两支红巾军都是上万农民参加,一时间全国遍地都是起义军了。
而在这乱象四起的时代,红巾军起义犹如燎原之火,迅速在大江南北蔓延开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看似强大的元帝国就发生了几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而此时的朱元璋,仍然在皇觉寺里过着平静的僧侣生活,从现实情况考虑,他并没有参加起义军的任何打算。然而,一封不期而至的信件,却彻底颠覆了这一切。那么,到底是谁给他写的信?信中又说了些什么呢?从一个吃斋念佛的佛门弟子,到叱咤风云的传奇皇帝,朱元璋究竟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人生跨越呢
朱元璋当时还在庙里呢。他走过天下,曾去过许多地区,对外边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也知道庙里是待不下去的。小时的伙伴中有个汤和的,有天带了信给他。说自己参加义军了,现在当上了千户了,管千把人了。朱元璋还不来?你来了,一定会有大的发展。朱元璋一想,对呀。不能在这儿再待下去了。他得到信的这事,就被人知道了。有人要举报他。可是这人还狡猾,说是别人想举报的。朱元璋不踏实了,这与造反有关,得掉脑袋了。这也促使了他投奔义军。得想办法,走自己的路了。他是个和尚,不是普通的农民,比别人投军还多一个程序,得还俗。这个决心不容易下。回到村里,找周德兴。朱元璋听了他,去庙里间,庙门大开,浓烟滚滚,庙里被大火烧了。元朝末的明教与弥勒教的起义,都信奉弥勒佛。元统治者就忌讳弥勒佛,见到就拆了烧了。朱元璋傻眼了。这得下定决心了,只有一个殿离得远点,没有被烧。于是来到伽蓝殿,演出了求签的一幕。于是他选择了投军。“卜逃卜守则不吉。”朱元璋选择投军,这样的大乱下,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小和尚下决心参军,茫茫众生间,有谁能知道这事?谁会注意到这样的事?可是这一步,改写了中国历史。这个决心下定的时候,中国历史就开始被改写。这是历史中成功人物中,起点最低的一个。朱元璋的成功给了我们许多思考,哪怕起点再低,也要从这儿开始。
朱元璋要决心投军了,到哪儿呢?最近的在濠州,今天的凤阳。这支军队的元帅是郭子兴。郭子兴是山东曹州的祖籍。因为他爸爸是算命先生,到处给人算命,来到凤阳。当地有大户人家,有瞎女儿一个,成了剩女。郭子兴的爸爸说,我愿意娶她,就入赘了。第二个儿子就是郭子兴。元末,郭子兴在濠州占地为王,驻扎下来。这是当时明教传播较广的地方。朱元璋要去,离他最近。而且汤和也在这支军队里。朱元璋就去投军了。这时是1352年。朱元璋二十五岁。这时濠州是起义军与元军对峙。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守军警惕,这样的一个和尚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奸细?盘查他。朱元璋不痛快。我来投军,这样对我,吵起来了。这些人更生气了,把他捆了起来,报告领导,要杀掉他。郭子兴讲义气,想是来投靠的,要是杀错了,怎么办?就亲自来了,一看,朱元璋相貌不凡。一间,是汤和写信来的。绝对不是奸细,松了绑,收下了。于是,朱元璋成一名士兵。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步。这个最基层的战士不简单,他有志向,有抱负。朱元璋回忆时也说,“被收为步卒,入伍凡两月,除为亲兵,终岁如之。”从一个列兵,当上了一个班长一样的职务。有的书说,“拔长九夫”。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快得到提拔?有故事说,郭子兴来视察,一进到朱元璋所在的部队时,全都站了起来,立正迎接。朱元璋个子高,郭子兴认出来了。队长说,这人能干聪明,讲义气,说了他许多优点。郭子兴觉得没看错,调到元帅府当亲兵去。朱元璋受青睐的原因,一是有主张,他从小就是孩子头,凡事他作主;二是有见识;三是他有文化;四是敢担当。这几条让他快速得到提升。他当上了亲兵。凡是成功都得有自己的能力,还得把握住机遇。朱元璋也正是这样。这时,他有了自己的名字,朱元璋。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地进步,从一战士到亲兵,再被器重,郭子兴觉得这人不得了,是能人,什么事都能办好。郭子兴就想,这人不能丢呀。因为这时濠州不止郭子兴一个人,还有平起平坐的人。怎么留下朱元璋呢?
问题一:《长生殿》的作者是谁《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洪升(1645年~1704年),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P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问题二:《长生殿》的作者是谁? shi洪升
问题三:中国四大名剧作者分别是谁?谢谢!西游记是吴承恩,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红楼梦是曹雪芹,水浒传是施耐奄
问题四:《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各是谁?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问题五:例举《长生殿》里面所有的人物书中和这是一样的...
1、唐明皇――大唐天子(生)
2、杨玉环――贵妃(旦)
3、高力士――太监,官拜骠骑将军(丑)
4、杨国忠――杨玉环之兄,官拜右丞相(副净)
5、虢国夫人――杨玉环之姊,新寡,敕封虢国夫人(贴;白衣)
6、韩国夫人――杨玉环之姊,敕封韩国夫人(老旦;绣衣)
7、秦国夫人――杨玉环之姊,敕封秦国夫人(杂;绯衣)
8、张千――杨国忠府管事(丑)
9、永新――侍奉杨玉环之宫女(老旦)
10、念奴――侍奉杨玉环之宫女(贴旦)
11、李龟年――皇宫梨园伶人(末;苍髯)
12、马仙期――皇宫梨园伶人(副净)
13、雷海青――皇宫梨园伶人(外)
14、贺怀智――皇宫梨园伶人(净;白须)
15、黄幡绰――皇宫梨园伶人(丑)
16、安禄山――范阳节度使(净)
17、何千年――范阳镇东路将官(外)
18、崔乾佑――范阳镇西路将官(末)
19、高秀岩――范阳镇南路将官(副净)
20、史思明――范阳镇北路将官(小生)
21、番姬――安禄山帐中随从(杂)
22、李猪儿――安禄山之养子(丑)
23、郭子仪――天德军史,后擢升灵武太守(外)
24、陈元礼――右龙武将军(末)
25、哥舒翰――潼关守将(丑;白须)
26、探子――郭子仪帐下探马(小生)
27、郭从谨――向唐明皇献饭老人(外)
28、酒保(丑)
29、老田夫(外)
30、算命瞎子(小生)
31、女瞎子(净)
32、西川道使臣(末)――送荔枝使臣
33、海南道使臣(副净)――送荔枝使臣
34、驿丞――马嵬驿丞(副净)
35、驿卒――马嵬驿驿卒(末)
36、王孙――游客(老生)
37、杨通幽――道士(净)
38、道童(小生)、(贴)
39,王嫫嫫――酒店主
40,梅香――丫鬟
41,嫦娥――月主娘娘(老旦)
42,织女――天孙娘娘(贴)
43,牵牛――牛郎(小生)
44,寒篁――月中仙子(贴)
45,土地――马嵬坡土地神(副净)
46,判官
47,猪龙――唐明皇梦中之物
皇宫内侍、宫女、丫鬟、更夫、游人、仪仗、军士、家将、使
伐、仙女、村妇、降官、门神、鬼卒、牛头、夜叉、番兵、杂役、符官等
《长生殿》人物评析
太原新闻网 2006-05-29 09:42:41来源:太原日报
洪升的《长生殿》实际上是一幅融人性、***、神性于一体的的历史画卷。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是他们人性与***融合而成的结晶;但这种爱情是脆弱的,它经不起理性的冲撞,酿成了一场亘古未绝的历史悲剧;最终,以宗教的形式完成了神性对理性的超越,在神仙境地里,还唐杨二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们对爱情追求的艰难曲折中,人性的光辉得到了绝好的闪现:他们的感情的发展是一个从不专一到专一,从一般帝王的声色之欲发展到具有真正的爱情的过程。
初始,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杨贵妃并非情有独钟。他虽然对这个“庭花不及娇模样”的美人儿满心欢乐,但同时,他又与虢国夫人有了瓜葛,后来,又对梅妃不能忘情。可见,此时的他对杨玉环,不过是一般帝王的声色之欲。而杨玉环对唐明皇始终感情专一,“情深妒也真”,这种感情,发展为专宠。她恐怕被夺了恩宠,因此猜忌、娇妒,唐明皇一怒之下,一度把她贬出宫去。......>>
问题六:谁能简单的概括一下“长生殿”里主要的情节!《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坏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
《定情》是《长生殿》里的第二出,叙述唐明皇宠爱杨玉环,册封为贵妃的事。
作者简介:
洪升(1645―1704)字P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七年(1668)入国子监肄业,终身未入仕。康熙十二年(1673)作《沉香亭》传奇,后改写为《霓裳舞》。至二十七年,又重取更订之,易名《长生殿》。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清圣祖孝懿温诚仁皇后佟佳氏大丧期间于寓所演出,被言者所劾,革去国子监学生籍,一时株连达五十人左右,时人诗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翌年在浙江乌镇失足落水而亡。他是和孔尚任齐名的剧作家,作品有传奇《长生殿》,杂剧《四婵娟》一种传世,另有《锦绣图》待考。其余作品均佚。今人章培恒著有《洪升年谱》。
问题七:长生殿作者浅籽桃的txt长生殿.pdf文件大小:1.48 M
vdisk.weibo/s/uf3RmGCYjkmH1
问题八:《长生殿》是哪个朝代的作品《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问题九:最早以长生殿为题的诗人觉得是非常的早的
问题十:《长生殿》的作者是谁《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洪升(1645年~1704年),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P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袁天罡和李淳风。
袁天罡
袁天罡,唐代最著名的相师,在中国相术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四川成都人(今四川成都),生卒年不详。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益州。善风鉴,累验不爽,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井(临邛)令。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通志著录,其有《易镜玄要》一卷,久佚。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袁天罡:“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
李淳风
李淳风(602-670),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
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这些,对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无疑有重要的影响。《旧唐书》本传说李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