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经典导游词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陕西导游用八字概括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陕西八大怪是哪八大怪经典导游词陕西八大怪是哪八大怪陕西八大怪
第一怪:面条象裤带。陕西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这种面叫“biang 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象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根面条就足够吃一顿饭。“biang biang面”很筋道,可口又耐饥,我们当地人吃一晚这样的面干上五六个小时的活也不觉得累。关于这个“biang”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弓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座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车走咸阳。
第二怪:锅盔象锅盖。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如锅盖,做锅盔,面要活得很硬,用手是揉不动的,人要骑在杠子上压揉,然后放在大锅里,下面用小火慢慢烤制,这样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过去打工的人出门带一个锅盔当干粮,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这个锅盔很大,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
第三怪:辣子是道菜。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拿辣子当佐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惟独不能没有辣子。贾平凹在散文里写到:“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一根线辣椒,一口咬下半截下饭,直辣得龇牙咧嘴,唏唏嘘嘘,大汗淋漓,觉得这样才过瘾。
第四怪:房子半边盖。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民居房顶是“人”字型的,也就是两面坡形的,而陕西是一面坡的。这是因为陕西关中地区没有森林,缺乏大的木材,两面坡的房子需要大梁,而一面坡的房子则省了大梁,这样的房子是进深浅,采光好,缺点就是房子面积比较小,观察陕西半边盖的房子,有一个特点,低的那一面都冲着自己的院子,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流到自己的院子里,有一个吉利的说法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五怪:有凳子不坐蹲起来。陕西的男子们吃饭都喜欢蹲在一起边聊天边吃,叫开“老碗会”,而且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陕西人爱蹲的习惯。据说当年文革期间,北京的干部下放来到我们陕西农村,他们听说我们陕西的农民能蹲,就想恶作剧试一试,在麦场给农民开会时,他们坐在主席台上泡杯茶,故意马拉松式的轮流讲话,你讲完了他讲,谁知他们坐都坐累了,而农民居然蹲在那没事。
第六怪:唱戏吼起来。陕西的特有戏曲大家都知道是秦腔,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等都是起源于秦腔,所以被尊为是“百戏之祖”,也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秦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强烈急促,扯开嗓子大喊一声,当地称为“挣破头”。当年周总理来到西安易俗社看完秦腔后,说了一句话:“精神可嘉,但要注意身体”。外地人开玩笑说,唱秦腔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身体要好,一免累病了;二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下坏了;三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塌了。
第七怪:帕帕头上戴。陕西的风沙比较大,所以当地妇女喜欢头顶一块手帕,既可以防尘,又可以防晒,还可以用来擦手和包东西。每到赶集时,一群群头顶帕帕的妇女走过来,真是一大景观啊。
第八怪:陕西的姑娘不对外。陕西自古帝王州,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没有灾年荒年,很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陕西比较保守的传统,把姑娘嫁在不是很远的地方以便照顾娘家。但是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此民俗有所改变,“老大不对外,老二嫁老外,老三自由恋爱随便带”。
经典导游词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经典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另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故此陵明代称“孝陵”,到清代始称“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大金门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称赑屃,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一、叙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废中书、设六部,亲掌兵权;五、重人才、建国学;六、生活简朴,嘱死后与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碑文是对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评价。“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朱棣在大书特书朱元璋功绩的背后其实是在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他原本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上万民工凿了一块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达72米,因为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因而弃之未用。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07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0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0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325---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东侧还保存有明太子朱标的东陵遗址,在当年明孝陵陵区钟山之阴还建有数座明代功臣墓。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中国古代陵墓作为中国文化的遗存,为后人研究与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经典导游词篇2欢迎大家到我们开封来,我是大家次此开封行的导游。我们开封古城汴梁、汴京、东京,简称忭,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战国时候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城,下面我就用七个一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封:一个名臣的归宿: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我想许多人都听过这首歌。
大家到开封旅游,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曾担任过我们开封开封知府,,在人们的心中他就是中国古代清官的象征。我们在参观完清明上河圆后将去参观包公祠。一个王朝的辉煌,在开封历史上建都的七个朝代中,以北宋建都时间最长,从公元 960年到 1127年,长达 168年,也最繁荣。汉唐时间的长安不过四五十万人,唐代洛阳也不过一百多万人,而开封却达到 150万人。而当时伦敦、巴黎也就十几万人,被欧洲人称为世界最大城市的大马士革也只有 50万,经济的繁荣,人口增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国商人、使节、宗教人士不绝于途,中国的各种文明,包裹火药、印刷术、造纸等由此传向世界各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柳永、李清照、张择端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各领风骚。一条大河的历史,开封的发展与黄河密切相关,开封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黄河的泛滥史,黄河稳则开封盛,黄河泛则开封衰。现在我们的脚下有五大都城遗址叠压在一起,,然后我们开封人重新在废墟上建就是黄河泛滥一次就淹没开封一次。五大古都遗址在二十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只有我们开封的五城叠压和洛阳的五都荟洛。现在开封和黄河之间还有一个世界奇观,那就是黄河悬河奇观,黄河的河床要高出开封地面七米。一朵鲜花的芬芳。这朵鲜花自然就是开封市花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开封菊花便已驰名全国。 1983年菊花被定为开封市花,从那以后每年的 10月 18日到 11月 18日,开封都要举办菊花花会,届时走进开封的任何一个景点,你仿佛进入了一个菊花的海洋。现在开封菊花和洛阳牡丹一样成了省级花会。开封人爱菊花,不仅因为它美艳,还因为它性格刚强耐寒傲雪,气质高洁。同时菊花也是开封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象征。
回顾历史,开封屡经战火,然而开封人民生生不息,自强自立,重建家园,这不正是菊花独有的品质么!一池湖水的灵气。北宋的杨家岭大家都知道,是忠臣良将的代表。那么在开封有两个湖,一个是杨家湖,一个是潘家湖,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杨湖清潘湖浊奸臣忠臣清浊分。
说的是北宋一门英烈的扬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杨业被害后,佘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状,但皇帝却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仁美的三个虚职。佘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二府淹成一片汪洋。潘家所在地湖水浑浊恶臭,杨家湖水清澈,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奸写照。所以一池湖水的灵气,一次艰难的复兴。自北宋末年黄河淹没开封以来,开封在也没有昔日的繁荣,民国时期还是省会的开封,现在已被郑州洛阳远远抛在了身后。开封现辖五县五区,人口 460万,市区人口 78万。现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省政府提出了发展中原城市群,实现郑汴一体化。去年郑汴大道的通车标志着开封在郑州的拉动下,已经踏上了重视昔日辉煌的快车。一幅历史的巨画,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清明上河园,请大家带好随身携带物品随我下车,一起领略这幅历史的巨画。
经典导游词篇3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有着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人们一踏上这里,就会被它的神奇博大、美丽富饶所吸引。相信在短短几天的游览中,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瑰丽全姿的民族风情、神秘绝妙的、珍奇稀有的古迹遗踪、富饶丰盛的物产资源会让您惊叹不已。
地理概况
游客们,神奇在哪里?首先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地理概貌。的地形地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横贯,南与、合抱,北与合抱。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中间是;北疆的,中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和山地草原,成了人民的世居之地。
经典导游词篇4日照龙门崮风景区周围村庄都以“卜落崮”命名,如上卜落崮、下卜落崮、大卜落崮、小卜落崮等。龙门崮的名称由来源自“凤凰落垛不落崮”的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天,村子里的人发现从天空飞来几只凤凰,凤凰在崮上空转来转去就是没能找到落脚的地方,最后凤凰只好落在了崮周围的两座小山上休息。村子里的人感到纳闷,崮的上面平整,为什么凤凰非要落到别的小山上去呢?后来,所有从这儿经过的凤凰从没有落在崮顶上。于是,村民求教于在山里修道的一位智者。智者讲了一个故事: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设宴为王母娘娘祝寿,邀请四海龙王及诸神参加,东海龙王因海界与北海龙王挑起事端,在寿宴上大打出手,玉帝大为恼火,于是将东海龙王贬罚至龙门崮下湖中思过99天。民间流传“天山一天、人间十年”。思过期间,东海龙王思念妻儿家人,每天到固顶眺望东海,龙王到崮顶必经的一处山门后人称其为“龙门”。此后村民都知晓了智者讲的故事:“此崮龙门上,崮为门梁框,龙凤虽呈祥,凤不压龙王”。“凤凰落垛不落崮”的缘由源于此民间传说至今。
后来,齐天大圣孙悟空学艺归来途中经东海,听说“凤凰落垛不落崮”的说法不以为然。为验证传说真伪,于是他施展法术变做一只凤凰,直奔龙门崮而来,在崮顶上空,他盘旋着多次想俯冲到崮台上,都被东海龙王使了法术,没有成功。孙悟空恼羞成怒,现回原形,从耳朵中掏出金箍棒直冲崮顶平台打去。金箍棒正好从空中打向巨石,整个龙门崮被孙悟空压进地下很多。据传说,如今的龙门崮比以前矮了许多,崮顶平台巨石中心的大凹就是当年被金箍棒撞击留下的印迹。此崮经孙悟空这么一折腾,更加印证了“凤凰落垛不落崮”的传说。有诗为证:“一声巨响龙门出,凤凰落垛不落崮。悟空逞能恼成怒,千秋扬名龙门崮。”龙门崮的美名便由此流传至今。
日照龙门崮导游词经典范文
经典导游词篇5大家好,我叫王靖媛,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位于长江边上的“黄鹤楼”。
现在,我们站在黄鹤楼下,大家发现它是立在山上的吗?
传说,一位穷苦的老婆婆在蛇山上开了一个小茶摊。一天,她在门口发现了一位道士昏到在地上,善良的老婆婆把道士扶进茶摊里,用水给道士擦了擦脸,不一会儿,道士醒了,老婆婆请他喝茶。
道士对老婆婆说:“我已有三天三天没吃饭了,身无分文,哪有什么钱喝茶呢?”
老婆婆笑道:“这一餐,我请您吃!”
说完,她又冲茶又掏钱给道士买烧饼吃。
老道士吃饱了,对老婆婆说:“好人必有好报。”说完一挥手,小小的茶摊,一下子变成了一座大宝塔!这就是后来的黄鹤楼。
那么各位知道宝塔为什么叫黄鹤楼吗?因为道士为了答谢老婆婆又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仙鹤栩栩如生。道士告诉老婆婆:“以后客人一到,你就拍手三下引仙鹤下壁,它就会翩翩起舞,为客人祝兴。”一说完,道士就不见了。因为有了黄鹤,老婆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请各位和我一起参观黄鹤楼。古黄鹤楼:共三层,计92尺,加屋顶7尺,成了“九九之数”;新黄鹤楼:共五层,比起旧黄鹤楼,更壮观!现在高51。4米,比古楼高20米,主楼面积为四万平方米。内部有72根柱子支撑。屋面瓦用了十万多块琉璃瓦所构成,同时也是国家A5级保护景区,所以,请大家做文明游客哦!
经典导游词篇6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光临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可以叫我林导游。很荣幸为大家服务。现在我带我家一起去游览颐和园,大家跟我来吧!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有名的长廊,这里长七百多米,分成273间。请大家抬起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缤纷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几千幅画当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大家细细欣赏吧!
我们现在去的就是万寿山。展现在你眼前的这座山就是万寿山。请你们抬头向上望,耸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它高38米多。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不知道吧1其实那就是排云殿。现在我们去的是昆明湖,这湖面积大约220平方米。这座桥名十七孔桥,因为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你们可以到桥上走一走。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要注意:
1、不能随地扔垃圾
2、不能乱涂乱画
3、要注意安全。
最后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经典导游词篇7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叫小狮子卡卡,你们可以叫我卡卡。欢迎你们来颐和园观光。我先声明一下:不可以乱扔杂物。
现在我们到了最有名的地方——长廊。大家看,这横槛上的画,多么迷人,并且没有完全相同的,想想看,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被分为二百七十三间,是多么长啊!这长廊两边的花木和从昆明湖上吹来的微风,是不是令人神清气爽?
现在我们就在万寿山脚下了。请大家抬头看,那三层楼的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站在佛香阁的前面鸟瞰,可以看见颐和园的大半景色呢!
大家跟我到昆明湖来。你们看,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面上的小船划过,都不留一点痕迹。大家看见湖中心的小岛了吗?要想到小岛上去玩,就要走过这十七孔桥。你们知道这座桥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吗?那是因为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人们就给它命名为“十七孔桥”。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游览到这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继续游览,或是下次再来,我还可以给你们当导游。
经典导游词篇8日照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美丽的帆船看不完”的美誉。日照的空气质量、水质都在一类以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照的空气可以直接出口。美丽的沙滩绵延100公里,海沙细腻柔软,用从日照走出来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话说:这里的沙滩与夏威夷相比,毫不逊色。
现在投资1.8亿元建成的日照国际水上运动基地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赞誉说:日照国际水上运动基地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领先。这里已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和全国帆船帆板协会确定为全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在比赛中德国帆船协会已派团来观摩考察了该基地,已决定在此训练,备战2008年奥运会。比赛的时候,但见碧波万顷,白帆点点,无数的游客留连忘返。
2005年8月,这里成功举办了欧洲级世界帆船锦标赛;2006年,470级世界帆船锦标赛也将在这里扬帆起航。可以想见,那时的日照国际水上运动基地将会千帆竞发,浪花飞溅;各国弄潮儿将如蛟龙出海,你追我赶,好不热闹。世界的目光将在这里聚焦。那时的日照必将日照东方,阳光灿烂。
经典导游词篇9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保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1918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终于形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
经典导游词篇10大家好,我叫吴小倩,大家叫我吴导吧!现在我们要游览举世无双的北京故宫。
你们看,我们来到了雄伟的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们国家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使建于明永乐(公元1420年),20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们现在准备去大殿里,请游客朋友们跟上队伍,千万别掉队,否则走丢了,就找不到我们了!”好,现在跟随我进入大殿,故宫有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大殿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的琼宫仙阙。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上举行大典的地方,这座殿高28米,东西63米,西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沥粉金漆的潘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上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潘王公的场所。游客朋友们先休息一下,观赏下这三个大殿,可以摸一摸,等下我们去内延,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上平日办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
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祝大家玩得开心”。
经典导游词篇11尊敬的游客们:
您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卢思琦。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处世界遗产——长城。在去长城之前,我先提几点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2、不可以随地吐痰;
3、不可以大声喧哗。好了,现在就跟我一起出发吧!
游客们,注意了!我们现在来到了长城脚下,我来介绍一下长城的结构吧!这段长城修建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城墙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你们看!那么宽,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了。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就可以互相呼应了。
游客们,现在我们感受一下,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是不是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呢?我们看一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都有两三千斤重了;想一下,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那真是一个奇迹啊!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游客们,今天我们就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登上了长城。这次的旅游结束了,希望下次我还能做你们的导游!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