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彩调是怎样发展的民间歇后语「」广西彩调剧的特色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嗬嗨戏,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
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博采民间艺术的彩调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徙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也就是湖南花鼓戏传入广西。
在调子戏流传于广西各地的这个期间,它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终于在清末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
彩调最初为“双簧蛋”形式,也就是由单人同时表演男女两个角色。到了后来随着的调子戏进入广西,彩调则发展成为“对子调”,由男女同台表演。
彩调最早表演的剧目多从神话传说、章回小说或者市井轶闻中取材,演出的时候艺人多数采用桂林话。由于采用了本土方言,所以本区内各民族不但都能听懂,而且还激发了人们对彩调的喜爱,培养了本民族的彩调演员。
清道光年间,随着彩调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它成为了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彩调的表演艺人开始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彩调戏曲为生,这些艺人逐渐成为职业表演彩调的演员。
彩调剧是桂北一带普遍流行的地方小戏,大都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爱情和劳动现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桂北、湘南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它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
当时在桂林周边的农村城镇,沐浴着淳朴的民风,那时,村镇之中没什么娱乐活动,人们最喜欢看的便是彩调了。
在柘木镇苏家、何家一带有一位彩调艺人,他是雁山、柘木、马面圩、六塘等邻近乡镇有名的彩调师傅。他的拿手好戏是《娘送女》、《王三打鸟》和《三探亲》。每回他的戏班子表演《娘送女》,台下的观众都会清泪可掬,为她们母女的情深而感动,为女儿的无助而叹息。
在表演完《娘送女》之后,老艺人的戏班上演了一出丑剧,老艺人在表演丑角的时候身穿破衣、破裤,头戴黑色的丑角帽,手拿破蒲扇,裤腿一高一低,脸被画上乱七八糟的胡子,形象非常搞笑。同时老艺人还嘴里念念有词:
古怪古怪真古怪,如今古怪真的多,蚂敖上树鱼跳岸,男的生崽女的耍……
听着老艺人这诙谐的唱词,人们哈哈大笑。
随后,老艺人大打一个哈欠,做喝醉酒状,盘腿倒在舞台上。
台下观众掌声一片,口哨声一片,笑声一片。老艺人所扮演的丑角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可,也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即是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
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这样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以便戏班能够在桂北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
后来,通过过山班艺人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艺人们渐渐以“调子”“采茶”和“嗬嗨戏”等地方戏曲为基础,创造并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为“江湖调”。
此时,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艺人们也有所改革。
清光绪年间的1906年,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
由于清光绪年间,我国戏曲腔调大部分都已经成熟,所以彩调声腔是在早期阶段借鉴其他戏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
民间歇后语「大全」
来自民间的歇后语很多,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民间歇后语的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乞儿煮粥--不等熟
门外钉插销--不想出门了
门角里耍拳--摆不开架势;有力使不上
门神打灶神--自打白
门洞里敲鼓--里里外外名声响
门槛上切萝葡--一刀两断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门板上画个鼻子--好大的脸
门墩子做牌位--放不下你
小刀哄孩子--不是玩的
小儿看杂剧--又爱又怕
小子打老子--岂有此理
小马跟着娘走--空去空回
小马拴在大树上--稳稳当当
小车子不走--加油
小毛驴拉辕--强挣扎
小毛驴戴耳环--累赘
小毛驴驮磨盘--直打颤
小牛儿不喝水--硬捺头
小牛儿不吃奶--一碰
小尼姑看嫁妆--今世无份
小竹子敲鼓--有节奏
小虫子撞上蜘蛛网--强不得
小米充黄豆--个头就不中
小巫见大巫--没了神气
小秃跟着月亮走--谁也不沾谁的光
小秃留辫子--想着哩
小鸡交给黄鼠狼--不可托付
小鸡踏扁了头--无救
小鸡下蛋--想红了脸
小鸡吃黄豆--够呛
小鸡站在门坎上--里外叼食
小兔蹦到车辕上--充当大把式
小驴驹跑到肚子里--踢肠蹦肚
小炉匠打铡刀--做大活
小炉匠铺锅--凑合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小河上没桥--将就过得
小河通大江--细水长流
小河里撑船--一竿子到底
小舢舨过海--十有八九要失败
小鬼见了佛--矮一截
小鬼吹打--瞎话
小鬼晒太阳--无影
小鬼吹气--刮阴风
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小鬼看见钟馗像--望而生畏
小娃儿看见糖罗汉--哭也要吃,笑也要吃
小娃娃爬楼梯--上下为难
小娃仔过年--全不操心
小孩床上翻筋斗--闹着玩
小孩供佛份--你哄我,我哄你
小孩不识葵花穗--麻木
小孩吃萝卜--吃一半,剩一半
小孩吃辣椒--上当一回
小孩扳竹笋--拔尖
小孩吹喇叭--口气不大
小孩放焰火--天花乱坠
小孩放鞭炮--又喜又怕
小孩有病--不会藏着
小孩装老虎--不吓人
小孩见了娘--没事哭一场
小孩赶会散了帮儿--你喊我,我喊你
小孩儿卖糖--全进了自己的肚子
小孩唱歌--没谱
小孩耍菜刀--不是玩艺
小孩吃甘蔗--吃的少,吐的多
小蚕吃桑叶--一星半点
小黄狗爬到墙头顶--迟早要掉下来
小猫打呼噜--与众不同
小脚女人走路--柬摇西摆;慢吞吞
小偷被狗咬--忍痛不作声
小偷打官司--一辈子都是输
小偷进牧场--顺手牵羊
小葱蘸酱--头朝下
小辫子上拴秤砣--正打腰
女儿穿娘的鞋--老样子
女驸马进洞房--一们忧一个喜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上打瞌睡--眼开眼闭
马车过险路--全看掌鞭杆的
马抓痒--全凭一张嘴
马尾巴穿胡萝卜--粗中有细
马尾巴穿豆腐--别提了
马尾巴搓绳--不合股;使不上劲
马拉独轮车--说穃-就穃-
马打架用嘴碰--顾不了脸面
马鞍子放到驴背上--不对号
马勒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马桶倒进臭水沟--同流合污
马桶改水桶--臭味还在
马峰蜇秃子--没遮没盖的
飞了鸭子打了蛋--两头落空
飞机上钓鱼--差远了
飞机上吊蟹--悬空了八只脚
飞机上聊天--空谈
飞机上弹琴--高调
飞过鸟看出雌雄--眼力真凶
飞来燕子想吃当地鹁鸪--没那么便宜
飞蛾投火--惹火烧身
飞蛾扑火--祸由自找
飞蛾撵蜘蛛--自投罗网
王八打官司--场场输
王八敬神--假装正经
王八吃西瓜--连滚带爬
王八拉车--有前劲,没后劲
王八戴草帽--矮颤颤的
王八吃砰砣--铁了心
王八拉碌碡--滚的滚,爬的爬
王八有肉--在肚里
王八出水--要露一鼻子
王小二开饭店--看人下碟子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王大郎发疟疾--一阵阵的.
王大郎玩野猫--人各爱一物
王母娘娘下厨房--亲手自做
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
王字少一横--有点土
王字与玉字相比--只差一点
王府里做亲--大来大往
王婆卖了磨--没得推了
王婆卖瓜--自责自夸
王瞎子算命--直说莫怪
不见兔子不放鹰--抓得紧
不会撑船--怪河弯
不吃河豚--不晓得鱼滋味
不吃羊肉膻臭--自背臭名
不听曲子听评书--说的比唱的还好
不饮酒人伴醉汉--强奉陪
不锈钢做砧板--错用了料
不拉胡琴只吹箫--光在眼孔里出气
不说事因先骂人--无见视
不请自来挽坐--不知羞
不拿油瓶--腻不了手
不倒翁掉在石头上--成了没屁股的孩子
不倒翁掉在血盆里--红人
不倒翁坐汽车--不稳当
开刀不上麻药--硬干
开弓不放箭--诓人
开水泼老鼠--不死也脱层皮
开水煮玉米--不变色
开出门就是人家的地--穷
开河塌坝--难收场
开演之前--涂脂抹粉
五个指头进盐罐--一小撮
五个人住两地--三心二意
五月初六卖菖蒲--过时货
五月里借锄--你锄我不锄
五月里落雾--多蒙
五句话分两次讲--三言二语
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
五更天下海--赶潮流
五更天唱歌曲--高兴得太早了
天上裂了缝--日月难过
天平上称人--把人看轻了
天平上乱加砝码--不公平
天冷偏烤湿柴禾--对着吹吧
天狗吃日头--有今个没明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没办法的事
天亮下雪--明白
天亮才烧炕--时机不对
天高皇帝远--管不着
井台上吊水--容易失足
井中栽花--没有出头日
井里放糖--甜头大家尝
井里蛤蟆酱里蛆--算不了一回事
井底下雕花--深刻
并底里扑腾--死不死,活不活
井底栽花--根子深
井栏圈当戒指--大指头
元旦翻日历--第一回
元宵锅里煮鸡子--混蛋
木头人锯树--忘本
木头人过河--摸不着底
木匠打人--一斧头
木匠拉大锯--有来有去
木匠师傅弹墨线--眼开眼闭
木匠进山林--寻材料
木匠戴木枷--自作自受
木匠摇墨斗--连轴转
木匠做嫁具--心里有数
木匠手里借斧头--砸人饭碗
木板上钉钉--个个算数
木鱼敲梆子--招打的是块木头
木鱼改梆子--还是挨打的货
木脑壳眨眼睛--有人扯
木脑壳丢面子--假过场
木偶小旦唱戏--装模作样
木偶上戏台--幕后有人
木桶淘米--水泄不通
木排上跑马--蹩脚
夫妻俩打铁--对手
夫妻俩下馆子--对吃对喝
夫妻俩唱小调--一唱一和
雪头上打靶--放空炮
云头里翻筋斗--没着落
云母石上钻眼--深不下去
云南老虎蒙古骆驼--素不相识
云彩里摆手--高招
;彩调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它起源桂北,分布甚广。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历史沿革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徙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
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辛亥革命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摇旦腔、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强盗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板类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的有“一条龙”、“三点头”也叫“长锣”、“一钹”、“三钹”“四钹”等。
彩调表演中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矮子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遮羞扇、摆扇、摇扇、抛扇、滚扇、波浪扇、合壁扇、反接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浆、撑篙、刀枪,真可谓万能道具。
各行当的亮相也称“亮台”,作多达十余种。有台角亮相、开扇亮相、抬扇亮相、压扇亮相、侧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有金鸡独立、伏虎卧龙、醉仙卧枕、回头望月、秋波回顾等。
角色行当
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生行
细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
小生多饰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有志青年,表演唱、做、念、舞并重,以演载歌载舞的小戏居多,其中不少角色原为丑行应工,1949年后,因丑行面部化妆涉嫌丑化劳动人民而改由小生行应工。如《王三打鸟》的王三等角色即是。
老生多饰年事已高的正面人物,鹤发白须(贴须),重唱功。如《五子图》的许凤山,《五娘剪发》的张广才,《土地帮工》的土地神等。
娃娃生饰未成年的小孩,如《王麻接姐》的王麻,《狗保闹学》的狗保及学童等。演出时,常以学员扮演或由花旦、小生代脚。
旦行
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花旦常演载歌载舞的戏,表演敏捷优美,活泼热烈、俏丽可爱,唱、做、舞并重。如《王三打鸟》的毛姑妹,《龙女与汉鹏》的龙女,《刘三姐》的刘三姐等。
正旦言行稳重,举止端庄,以唱、做见长。如《换子记》的庞氏,《下南京》的三妹,现代戏《三朵小红花》的妈妈等。有时也饰性格开朗,办事泼辣的人物,其表演近于摇旦,如《双打店》的孙二娘,《塑菩萨》的张二嫂等。
老旦所饰人物有白发持杖的婆婆和一般老妇人,性格多样,身份不一,均以唱、做为主。如《娘送女》的妈妈,《换子记》的家婆,《媳厉婆》的婆婆等。
摇旦又名丑旦,多饰泼辣的店二嫂、媒婆和巫婆等人物,表演重念白和做功。如《刘三姐》的媒婆,《凉亭斗火》的二嫂子,《恶媳变牛》的媳妇等。
彩调剧中,旦行的剧目很丰富,有“无旦不成戏”之说。
丑行
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
正丑所饰人物多为农民和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有老有少,性格各异,均为喜剧中正派人物,表演诙谐滑稽,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如《油漆匠嫁女》中的胡漆匠,《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烂丑多饰演不务正业之辈,以扭矮桩为主要步法,面部肌肉灵活,喜怒无常,言行滑稽,以念、做见长。如《王二报喜》的王二,《汪三吹烟》的汪王,《双打店》的胡瓢二等。
褶子丑又句长衫丑,所饰人物多是较有身份者,表演以高、中、矮桩为基本步法,念、做见长,扇花技巧较多。如《隔河看亲》的刘老爷,《洗绣鞋》的马金龙,《半夜拜菩萨》的县官等。彩调剧丑行的表演富于特色,剧目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