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水浒中的皇帝是谁关于宋徽宗的一些东西湖州的人文与历史宋徽宗(1082~1135)(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
名赵佶,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瘦金体”。
中国北宋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真不知道这样一堆充满赞美的词汇,是南宋的礼官们如何想出来的。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也许认为他是位出色的皇帝。但他虽然在做皇帝上没有什么成就,却在艺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即位以后,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赵佶本人的创作面目并不象他要求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传世作品中,有其签押的作品较多,但所画比较工细的,如《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被认定是他的亲笔,两画都是水墨纸本,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之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也属此类。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苏汉臣、朱锐、李从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也是苟且偷安,但对于书画之事,仍十分重视,特别是后来他利用绘画为他的政治服务,组织画家进行创作。所以,南宋时绘画活动主要还是以画院为中心。
赵佶词代表作:
燕山亭
裁剪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宋徽宗过浭水
沙岩古寺树苍苍,塔势崚嶒大道旁。
北狩至尊犹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
看花古驿愁春雨,驻马危桥泣晓霜,
五国城中寒月白,魂归艮岳总荒凉。
宋徽宗赵佶的品行《水浒传》里所描述:“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在治国上,他昏庸腐朽,重用奸邪,实属庸碌之才;在外交上,他软弱无能,屈辱忍让,最后当了俘虏;在生活上,他挥霍无度,穷奢极欲,他笃信神灵,多次向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光问道,以求长生不老之术,还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私会名妓李师师。宋徽宗还喜欢踢球,爱好古玩玉器等等。这些在《水浒传》里都是有所表述的。
其实,宋徽宗赵佶倒也不完全像《水浒传》里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他是个颇为有名的画家、书法家。在发展美术事业方面,他是有成就和贡献的。他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重视,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珍品。《书史会要》评价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
据说,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落下的荔枝。赵佶一看心血来潮,命画师们画一幅荔枝孔雀图给他评赏。他看完画师的作品后不满的说:“你们虽画得不错,可惜都画错了,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而你们却画成了先抬右脚。”起初画师们不信,反复观察后,果如赵佶所言。还有一次他去龙德宫品画,看到一幅月季花连连叫好,众画师莫名其妙,请万岁爷赐教,宋徽宗说,百花之中,唯月季花少人画,其原因是此花每月开一次,一年四季以及清晨黄昏,它的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很难掌握得准确,此画上之花是春季正午时分盛开的月季花,画得准确同真花一样。众画师不信,找来画作者一问,画作者道:此画画的正是春季正午盛开之花。可见其观察之真之细。
故此他的传世作品《芙蓉锦鸡》、《池圹秋晚》、《四禽》及《雪江归棹》等画,都可称为珍品。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春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他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崇奉道教,做了不少好事。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对研究道教历史和经典,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宋徽宗
姓名赵佶
庙号徽宗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陵墓永佑陵
政权宋朝
在世 1082年—1135年
在位 1100年—1125年
年号
建中靖国: 1101年
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年二月—1125年道君皇帝像
宋徽宗赵佶(1082年10月-1135年6月11日),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
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今四川省遂宁市)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制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宋钦宗遣使臣何�1�3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后被押往北边囚禁。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梅花绣眼图》页,宋,赵佶绘有相当大的贡献。
徽宗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诗帖》《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听琴图》轴,宋,赵佶绘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花押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宋徽宗的签名堪称甚有特点。像一个“天”字但是这“天”字的第一笔又和下面的有一段距离。其意为
“天下一人”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芙蓉锦鸡图
徽宗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即位以后,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宋徽宗本人的创作面目并不象他要求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传世作品中,有其签押的作品较多,但所画比较工细的,如《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被认定是他的亲笔,两画都是水墨纸本,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之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也属此类。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瑞鹤图
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苏汉臣、朱锐、李从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也是苟且偷安,但对于书画之事,仍十分重视,特别是后来他利用绘画为他的政治服务,组织画家进行创作。所以,南宋时绘画活动主要还是以画院为中心。
宋徽宗赵佶他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重视,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珍品。《书史会要》评价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枇杷山鸟图》页,宋,赵佶绘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徽宗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春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他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崇奉道教,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对研究道教历史和经典,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编辑本段]世人评价章惇:“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宋史》记载:“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馀,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湖州人文历史---名胜篇----莫干山2007-08-22 16:54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县西部,原属武康县,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丽多姿。
中心区位于北纬30°36’,东经119°52’,占地4400余亩。
若以荫山为中心,则中华山屏障于西北,炮台山拱卫于东南,武陵山(屋脊头)支撑于东北,而以海拔724米的塔山为最高峰。
整个莫干山地区,东至东南为三桥埠、武康,南至筏头,西至铜岑山,北至龙池山碧坞,东西横亘15公里,南北纵贯12.5公里,方圆百里有余。
莫干山山名,来自干将、莫邪二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
早在春秋末期,群雄争霸,吴王欲争盟主,得知吴越边疆有干将、莫邪夫妇,是铸剑神手,限令三月之内,铸成盖世宝剑来献。
干将、莫邪采山间之铜精,铸剑于山中。
时冶炉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断头发,发黄士拌揉,作为人状,投之炉中。
炉腾红焰煅锤成雌雄宝剑。
雌号莫邪,雄称干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蘸山泉,磨山石,剑锋利倍常。
时莫邪有孕,夫妻俩知吴王奸凶,莫邪留雄剑于山中,干将往献雌剑。
吴王问此剑有何奇妙,干将说:“妙在刚能斩金削玉,柔可拂钟无声。
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痕。
”试之果然。
吴王为使天下无此第二剑,杀干将。
十六年后,莫邪、干将之子莫干成人。
莫邪详告家史。
莫干问宝剑何在。
莫邪道:“日日空中悬,夜夜涧边眠。
竹青是我鞘,黄金遮霜妍。
”莫干机敏,在竹林中黄槿(金)树洞孔内得到干将雄剑。
于是别母亲,持剑赴吴国京城,欲刺杀吴王。
途遇干将好友之光老人。
老人说:吴王禁卫如林,谋刺难成。
若能借得莫干二宝,老人定能谋取吴王之头。
莫干问中哪二宝?老人说:“干将之剑,莫干之头。
”莫干即以剑自割其头,一手献剑,一手献头。
之光老人至吴宫阶下,言献“稀世之宝”。
吴王召见,之光以油鼎煮莫干头,头歌唱,之光邀吴王近看。
吴王至,之光拔剑斩吴王之首,两头相搏于油鼎中。
王头奸凶,之光亦自杀其头,两头共斗王头,得胜。
时二剑化作两巨龙腾空而飞。
后人为纪念莫邪、干将,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名为莫干山。
这个神话传说,说明莫干山历史悠久。
莫干山隶于武康,而武康“昔在夏为防风,在周为吴越,在七国为春申封属之菰城。
”汉朝吴王濞,就在这里的铜官山炼铜铸钱。
至今铜山寺、铜官庙、铜官桥等名称还留在山南乡村里。
塔山发现的残砖证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铜山建寺。
可见其民富物阜之一斑。
地灵人杰,莫干山历史上出现过的名人,不胜枚举。
近几年来,为适应旅游和避暑,休养的需要,又兴建了公路和不少旅馆、餐厅、休养所,加强了园林建筑和修饰。
莫干山日新月异,变得更加清新美丽了。
泰岱雄,华山险,嵩山峻,黄山雅,峨嵋秀,雁荡奇,名山各有特色。
被誉为“清凉世界、翠绿仙境”的莫干山、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而在地理位置上又靠近宁、沪、杭经济文化昌盛之区域,交通便利,得天独厚。
在全国名山中,莫干山的绿化程度名列前茅。
荫山周围的毛竹不但茂密,而且特别粗大,高可三四丈,围沿10寸以上。
“毛竹王”的胸径竟有14.8寸,四季常绿的毛竹,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绿清凉的巨伞。
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红壳竹、孵鸡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凤尾竹、象牙竹、乌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顺竹等等,说莫干山是个百竹陈列馆,也可当之无愧。
除了竹,品种繁多的树木,如松、柏、杉、香樟、苦梓、银杏、冬青、石楠、木笔、枫、桐、檀、栎等处处可见。
其中尤其珍贵的树种是冷杉。
至于芸芸灌木丛,攀缘植物和千态万状的花花草草,也纷列杂陈。
这样,乔木、灌木、常绿、落叶、阔叶、针叶,高高低低,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翠绿仙境”。
莫干山有句地方谚语:“三胜竹云泉,三宝绿净静”。
“三胜”指竹胜、云胜、泉胜;“三宝”指绿宝、净宝、静宝。
莫干山上多云雾,多风雨。
年平均降水量达1640毫米,比宁、沪、杭都多。
有时雷鸣脚底,云起瓮中;有时日照明霞,虹跨峰峦;忽儿阵云带雨,倾盘泼瓢;忽儿云开天晴,处处朗丽,瞬息千变,都以风云为转移。
陈毅形容莫干山云雾有诗:“莫干好,大雾常弥天。
时晴时雨浑难定,迷失楼台咫尺间。
夜来喜睡酣。
莫干好,雨后看堆云。
片片层层铺白絮,有天无地剩空灵。
数峰长短亭。
”“云胜”如此。
“泉胜”又如何?莫干山山高林密多清泉。
剑池、龙潭是大泉。
其余中泉、小泉、微泉,遍山皆是。
无须“山中一夜雨”,也堪“树梢百重泉”。
淙淙潺潺,丁丁冬冬,嘀嘀嗒嗒,到处是泉水的歌声。
至于莫干山的“绿宝”,则是菁密林茂,是个绿色的海洋。
“净宝”是讲水净和空气洁净。
“静宝”是指环境一片幽静。
湖州人文历史---名胜篇----韵海楼2007-08-22 16:54韵海楼在湖州市区飞英公园内,清同治《湖州府志》有载:“韵海楼在府治后。
颜真卿在郡著《韵海镜源》因以为名。”
清康熙五年(1666)曾任湖州知府的吴绮,其《玉楼春词并序》称:“颜真卿守是土,延诸名士作《韵海镜源》一书于上,朱甍画栋,宏敞壮丽,为一郡大观。
”或曰:“真卿著《韵海镜源》本在杼山,后人慕其事而名此楼耳。
”韵海楼始建唐大历八年(773),现在所存的五楹楼屋系清代重建。
这是一座五开间的楼厅,前连长廊,青瓦粉墙,朴素雅洁。
楼前有香樟、女贞等树,登楼可观公园全景,雄胜、凤山、迎春三亭以及假山、水池等尽收眼底。
据颜真卿撰并书的《杼山妙喜寺碑铭》称,《韵海镜源》一书他早年就已着手编纂。
该书是引《法言》、《说文》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以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韵海’,以其镜照源本,无所不见,故曰‘镜源’。
”颜真卿在唐大历七年(772)到湖州任刺史后,继续从事编纂,并“以俸钱为纸笔费,延江东名士萧存、陆士修、裴澄、陆羽等十余人,笔削旧章,核搜群籍,撰定为三百六十卷。
”这部书稿先在州学“日相讨论至冬”,后移到当时称为“郡之胜绝,游者忘归”的杼山定稿。
当时和颜真卿同在湖州的著名诗僧皎然曾有《韵海楼诗》赞扬此举,诗道:“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惜赏云归堞,留欢月满窗。
不知乐教乐,千载与谁双!”
《韵海镜源》是一部著名的古代字书,可惜其书早已散失。
州人为表彰颜真卿在文字学上的巨大贡献,乃建韵海楼以纪念之。
湖州人文历史---名胜篇----府庙2007-08-22 16:55
府庙,在市内府庙前街。
即府城隍庙。
又因正殿四周是封闭型的走马楼阁,神象面向戏台,从高大似殿的庙门望进去,似“庙里有庙”。
故又称“庙里庙”。
据清同治《湖州府志》略载:“府城隍庙在府治东北阜安坊,梁清泰元年十一月敕湖州城隍封阜俗安成王。
宋绍兴间在阜安坊西。
明洪武二年徙于今所。
”其后,明成化、万历和清康照、乾隆各代屡有修建。
同治初毁。
同治十年(1871),郡人沈丙莹、钮福皆、陈烈等募建。
”过去的封建统治者把城隍奉为“主一方之治,能赏善罚恶”的地方尊神。
接历代通例,城隍由朝廷封赠,历史上曾有福国利民之功绩的文臣武将死后为某城城隍,因此,城隍神例有真名实姓。
清乾隆五十七年湖州知府雷轮所撰并书的《重修城隍庙记》(此碑现仍立在府庙内)称:“神(指本府城隍)于后唐清泰元年封阜俗安城王,前明洪武年间封威灵公,第有爵号而不著姓名。
其以姓名称,则自陆稳一碑始。
”同治《湖州府志》载,陆稳为湖州人,他于明万历元年曾撰写过《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庙碑》(今已不存),湖州府城隍即是明代成化八年(1472)来湖州为知府的劳钺。
劳钺,清同治《湖州府志》有传。
明弘治《湖州府志》亦有载:称其“字廷器,九江人,进士,成化八年知湖州。
勤慎梗介,政多恺悌。
建府学及城隍庙,工程浩繁,而财力不匮。
尝纂郡志。
”他修的明成化《湖州府志》今尚存。
解放前府庙正殿前的大门上悬着“劳公祠”三个大字。
传说劳钺帮老百姓治虫,自己吃蝗虫而死。
这个传闻表达了百姓对他的爱戴。
府庙除戏台、庙门已毁外,其余尚存,旧时也如同南京的夫子庙、杭州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一样,除了宗教活动以外,又是当地群众的娱乐场所,一年四季不断地有走江湖的戏剧、说唱、杂耍、魔术等卖艺人来此演出。
它又是说唱湖州大书,湖滩的发源地。
抗战前还办过国货商场。
这里有各色小吃、百货府庙除戏台、庙门已毁外,其余尚存,旧时也如同南京的夫子庙、杭州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一样,除了宗教活动以外,又是当地群众的娱乐场所,一年四季不断地有走江湖的戏剧、说唱、杂耍、魔术等卖艺人来此演出。
它又是说唱湖州大书,湖滩的发源地。
抗战前还办过国货商场。
这里有各色小吃、百货零售。
也有星相卜卦、测字算命等的迷信职业者骗钱混饭,可谓五光十色无奇不有。
解放后,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府庙昔日那种畸形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四周的走马阁已破败不堪,仅存的文物就是建于光绪七年的一座石结构建筑的井亭,东面石柱刻有对联:
峙向真庭,最宜皓月流辉,明霞散绮;
汲从宝地,应悟原泉有本,止水无波。
还有乾隆五十年的一座庙碑。
湖州人文历史---名胜篇----飞英塔2007-08-22 16:56飞英塔,雄峙在湖州市东北角上。
千百年来,以其“塔里塔”的独特结构而闻名遐迩。
据志书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有僧名云皎,游历长安时,得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菩萨)所授“舍利(注: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遗骨)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
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884),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
后因称有神光见于绝顶,遂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于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经罩护之,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塔里塔”。
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更名为飞英塔。
上乘寺也因塔易名“飞英塔”。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石塔,至今石塔上刻有“绍兴二十四年”等年代题记字样。
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茸而新之”。
后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缮。
1929年,因年久失修,塔顶长期漏损而突然倒塌,内外塔均遭重砸,继而风雨侵蚀,塔身日趋残破,游人唯有望塔兴叹。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高度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
1961年4月,飞英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古塔考察团、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先后到湖州对飞英塔作了认真的考查和实地勘察,确认它是国内罕见的古塔珍品。
1982年被列为重点维修项目,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测绘和设计。
经国家文物局审检批准拨款一百余万元对飞英塔进行大修,历时五年,于1986年底竣工。
1987年元旦开放。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塔为仿木构楼阁式,八面五层,下设须弥座,由一百多块太湖青白石雕凿拼叠而成,不含塔刹高为15米。
各层腰檐、平座及其斗拱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细,型制规整,均合宋《营造法式》制度,石刻斗拱采用偷心造,其形式较古老。
尤其是塔身转角雕出梭形瓜楞状倚柱,覆盆式柱础,此种做法除宁波保国寺大殿外,已不多见。
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传故事及千佛造像,构图严谨,刻划入微。
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层北面的观音像,乃是出神入化,别具风采。
高大的须弥座更是石塔雕刻的精华所在。
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束腰八边的狮子群像,造型生动,呼之欲出,整座石塔不失为一件庞大的唐代雕艺术珍品。
新修的外塔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
外塔七层八面,通高55米。
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端庄秀丽。
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用材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
由于内含石塔,至使外塔构造更为奇特。
四层以下中空,沿内壁悬挑出各层平座和扶梯,与各层外平座相通;上三层统设楼面,四层、七层施平纂式天花,六层底架设计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直插刹尖。
顶檐梁架为斜柱结构,坚实稳固,颇为壮观。
外塔斗拱用材硕大,规格甚多亦为一大特色。
全塔内外共施木质斗拱348攒,此外还有乳袱下的丁头拱以及大量的砖刻扶壁斗拱。
其中尤以二层内平座下斗拱采用“七铺作重拱出双杪双上昂偷心造”做法,实为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所鲜见。
登塔扶梯设在副阶廊内,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
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
飞英塔不施彩绘,红墙青瓦,朴实无华,塔旁伴银杏一棵,杆大数抱,枝繁叶茂;老树古塔,交相辉映。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名流对飞英塔的赞赏题咏不绝。
如宋代苏轼多次登游飞英塔。
他任湖州太守时,留下游飞英塔诗句有“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乡,震泽浮云天”等句。
元代书画家赵孟《登飞英塔》诗云:“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
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
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
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
”飞英塔已远胜当年风姿,正以雍容大度的非凡气概,为湖州和江浙沪地区增添一处绝佳的景观。
————————————————————————————————-
太多了我不一一摘了
你只要在百度输入湖州人文历史就可以了